EN
2025-09-04

揭秘罗非鱼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比值

  摘要  

【目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鱼类生长和n-3 LC-PUFA节约效应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尼罗罗非鱼所需的最佳饲料SFA/MUFA比。

【方法】以大豆油、菜籽油和牛油为饲料脂源,配制4种等氮(30%)和等脂(7%)饲料(T1-T4,SFA/MUFA比分别为0.31、0.52、0.97和1.52)。用上述饲料饲养尼罗罗非鱼幼鱼(初始体重约5.0 g)9周。

【结果】各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饲料系数、全鱼常规营养成分以及血清LDL-C、MDA含量和TAOC能力均无显著差异,但血清HDL-C、TCHO和TG含量随饲料SFA/MUFA比值升高而升高。在肌肉品质方面,与T3、T4 组相比,T1、T2组肌肉硬度、咀嚼性、弹性等有显著提升。在脂质代谢方面,T1组肝脏和肌肉的n-3 LC-PUFA含量最高,但肝脏中与LC-PUFA牛物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fads2、elovi5 的mRNA表达量在4组间无显著差异。此外,随着饲料SFA/UFA比值的增加,胞质NAD+/NADH比显著降低。然而,与脂肪酸分解代谢的相关基因(aco-x1和cpt-1)和合成相关基因(fas和acc)的表达水平在T1组鱼的肌肉中有最大值。

【结论】饲料中SFA/MUFA 比值为0.31有利于提升尼罗罗非鱼肌肉脂肪酸营养和质地品质;其中,对组织n-3 LC-PUFA 水平的提升可能是由于饲料中低MUFA/SFA 比更有利于“n-3 LC-PUFA节约”,而并非通过影响鱼体的LC-PUFA合成代谢。这些结果为通过实施饲料脂肪酸策略养殖优质罗非鱼提供了新的见解。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饲料;SFA/MUFA;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肝脂代谢

图片62.png

饲料SFA/MUFA比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脂肪酸作为一种能量来源,可为鱼类提供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尽管SFA和 MUFA在鱼类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效果相对低PUFA,但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都可以在机体内代谢,还能进行β-氧化以提供能量。其中,n-6脂肪酸是罗非鱼生长所需的EFA,红罗非鱼对饲料中LA和ARA等n-6脂肪酸的最佳需求量约为0.5%-1.0%。本实验中不同SFA/MUFA比值的饲料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饲料中的LA满足了EFA的营养需求(本研究实验饲料LA含量1.8%-2.5%,大于尼罗罗非鱼对LA 1.0%的需求)。Salini等观察到,当饲料主要由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MUFA-D)和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精制棕榈油(SFA-D)组成时,不会对梭鲈(Latescalcarifer)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产生显著影响。上述发现与在许多物种中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水产饲料中添加SFA和MUFA也是促进鱼类快速生长的较佳方法。

饲料SFA/MUFA比对尼罗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通常可作为评价鱼体生理状况、营养状况、健康状况和对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指标。既往研究指出,血清胆固醇含量T-CHO与饲料SFA含量呈正相关,且EPA、DHA等PUFA可降低血清T-CHO和LDL-C水平。本研究中,血清T-CHO含量随饲料SFA/MUFA比的增加而升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此外,虽然饲料SFA/MUFA比对尼罗罗非鱼血清LDL-C水平无显著影响,但低饲料SFA/MUFA比却提高了血清HDLDL比值,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血清TG和T-CHO的有效清除。

不利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容易引发鱼体产生大量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造成机体氧化损伤。虽然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SFA/MUFA的比例会对鱼类造成应激,但从Liu等的研究中可以得知,饲料中较高的PUFA含量容易破坏机体的氧化还原平衡,增加氧化应激。而本研究中4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可初步说明不同的SFA/MUFA饲料不会引起尼罗罗非鱼机体产生氧化应激。

饲料SFA/MUFA比对尼罗罗非鱼组织LC-PUFA含量的影响

n-3 LC-PUFA是鱼类中发现的高营养化合物,人们普遍认为它们的水平受饲料脂肪酸组成和鱼体LC-PUFA生物合成能力的影响。与其他淡水鱼一样,罗非鱼可以通过ALA合成n-3 LC-PUFA。本实验中,各组饲料ALA含量基本一致,但肝脏和肌肉n-3 LC-PUFA含量却表现出显著差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T1组的组 n-3 LC-PUFA含量最高,表明其具有更强的LC-PUFA生物合成能力,可与LC-PUFA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Δ4 fads2、Δ6/Δ5 fads2 和elov15)的表达量在各组间竟无显著差异。又有研究显示,较高的肝脏NAD*NADH比值不利于 LC-PUFA 的生物合成!0),但本实验的肝脏NAD+/NADH比反而在T1组有最大值。由此可见,低SFA/MUFA 比饲料有利于提升尼罗罗非鱼组织n-3 LC-PUFA水平,并非是通过影响鱼体LC-PUFA合成代谢途径。

研究人员在对加州黄尾鱼(Seriola dorsalis)和军曹鱼(Rachycenton canadum)等海洋鱼类的研究中发现,与 MUFA相比,在饲料中加入高水平的SFA更有利于n-3 LC-PUFA的积累。但本实验则与墨瑞鳕(Muraenolepis orangiensis)的研究结果一致,n-3 LC-PUFA在高饲料SFA/MUFA组的组织中沉积减少,也就是说饲料中MUFA比SFA, 多时具有更强的“n-3 LC-PUFA节约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鱼类中,SFA和MUFA对n-3 LC-PUFA的保留并没有一致的偏好。LC-PUFA在过氧化物酶体中进行最初的β氧化后进入在线粒体中进行更加完全的β氧化,而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x1)就是这一代谢途径中的主要限速酶。本研究发现,该限速酶的表达水平在SFA/MUFA比值为0.31时最低,从而使机体能更顺利的进行β氧化,这也可能就是低SFA/MUFA饲料组n-3 LC-PUFA含量最高的重要因素。

饲料SFA/MUFA比对尼罗罗非鱼肌肉组织的影响

高品质肌肉不仅体现在营养成分上,还与消费者的感官体验相关。肌肉肌理感官包括硬度、咀嚼性、黏聚性、柔软度等一系列属性。肌肉脂质水平通常可以直接影响鱼肉的质地和味道。随着肌肉脂质含量的增加,鱼肉的硬度和弹性有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了鱼肉的黏性增加。另外,各种营养因素(如饲料脂肪酸的来源)可显著改变养殖鱼类的脂质组成和质地。例如,在尼罗罗非鱼、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鲤(Cyprinus carpio)的饲料中加入高含量的DHA和ALA已被发现可以增强肌肉的黏聚性、咀嚼性和粘性等特性。在本研究中,饲喂低SFA/MUFA(0.31)饲料使尼罗罗非鱼肌肉脂质含量下降,从而显著改善尼罗罗非鱼肌肉的硬度、剪切力、弹性和咀嚼性,亦有利于增强尼罗罗非鱼肌肉的紧实度。

结论

本研究发现饲料SFAMUFA比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饲料SFA/MUFA比值的增加,血清TG和T-CHO含量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质含量均有所增加。SFA/MUFA 比为0.31时,尼罗罗非鱼组织n-3 LC-PUFA含量较高,肌肉质地较好,有利于提高肌肉品质。此外,低SFA/MUFA比饲料有利于提升尼罗罗非鱼组织n-3 LC-PUFA水平,主要通过“n-3LC-PUFA节约效应”,而不是影响LC-PUFA合成能力。

原文:莫子颖,黄小平,关俊锋,等.饲料SFA/MUFA比对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组成和肝脂代谢的影响[J/OL].水产学报,1-13[2025-08-19].https://link.cnki.net/urlid/31.1283.S.20250802.1643.002.

备注:转载只为分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