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现代家禽业的不断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我国蛋鸡数量迅速增加,这得益于饲粮中油的增加。油是最常用的蛋鸡饲料中的能量来源,油脂的添加发挥了多种积极影响,如提高产蛋性能、蛋品质、适口性、采食量、动物免疫力和降低发病率等。同时,蛋鸡的肝脏是脂质代谢的主要器官,超过70%的脂肪在蛋鸡肝脏合成,肝脏中脂质堆积过多会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集约化养殖中产生的频繁应激和油脂的长期使用容易导致产蛋后期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atty liver hemorrhagic syndrome,FLHS)。FLHS是蛋鸡的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会导致肝脏质碎易脆、肝脏出血肿大、肝脏颜色由深红色转为土黄或黄褐色的严重损伤,会造成生产性能低下,甚至死亡率上升,FLHS 对家禽业有巨大的经济影响,因此,调节脂质代谢对维持健康、改善鸡蛋品质性状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肝脏组织形态
见图1,随着胆汁酸添加量(200、300和500 mg/kg)的增加,脂肪变性灶在减少,肝细胞胞浆内的白色圆形空泡逐渐减少且变小,脂肪滴减少,发生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正常肝细胞数量增多,与对照组相比,300和500mg/kg组的肝索结构清晰可见,未发现明显炎症浸润,肝细胞大小均匀,形态完好,排列整齐,胞质均匀且与胞核分别明显,胞核位于中央,被挤到一侧的肝细胞变少,肝血窦清晰可见,肝窦隙可见少量红细胞,综上所述,胆汁酸可有效缓的解肝脂肪变性,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肝脏的正常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添加300和500mg/kg胆汁酸效果明显。
图1.胆汁酸对蛋鸡肝脏形态学的影响
红色框为选取的400X视野;黄色箭头代表脂肪空泡。
A、B、C、D为显微镜下40X视野;E、F、G、H为显微镜下400X视野。
胆汁酸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见表1,随着胆汁酸添加量(200、300和500mg/kg)的增加,丙二醛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呈一次和二次线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和500mg/kg胆汁酸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300 mg/kg胆汁酸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200mg/kg胆汁酸处理(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mg/kg胆汁酸处理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
表1.不同水平胆汁酸对蛋鸡肝脏抗氧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胆汁酸对蛋鸡肝脏脂肪酸的影响
随着胆汁酸添加量(200、300和500 mg/kg)的增加,C18:0的含量呈一次线性降低(P<0.05),C18:0的含量和n-6PUFA/n-3PUFA呈二次线性降低(P<0.05),C18:1n9c和MUFA的含量均呈一次线性升高(P<0.05),C18:1n9c、MUFA、n-3 PUFA的含量均呈二次线性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mg/kg胆汁酸处理的C18:0含量和n-6 PUFA/n-3 PUFA显著降低(P<0.05),300mg/kg胆汁酸处理的C18:1n9c、MUFA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和500mg/kg胆汁酸处理的C18:0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他均差异不显著(P>0.05)。
胆汁酸对蛋鸡肝脏基因的表达
见图2,随着胆汁酸添加量(200、300 和 500 mg/kg)的增加,HSL和FABP4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呈一次和二次线性升高(P<0.05);FAS和SCD基因mRNA 的表达量均呈一次和二次线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胆汁酸的各处理的HSL 和FABP4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胆汁酸处理的FAS和SCD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300 mg/kg胆汁酸处理的SCD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200 mg/kg胆汁酸处理(P<0.05)。其他均差异不显著(P>0.05)。
小结
蛋黄的脂质合成部位是肝脏,为了满足产蛋需要,肝脏常高负荷运转并造成严重代谢负担。蛋鸡的高负荷运转不仅会导致TC、TG含量在肝脏中沉积,还会影响肝脏脂肪酸的组成,相比于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对肝脏的损伤更大。为了缓解肝脏中大量的脂质沉积,生产中常添加外源物质来调节肝脏中脂肪的合成与转运速度,以此降低肝脏中TC、TG的含量。本研究发现添加胆汁酸可有效缓的解肝脂肪变性,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肝脏的正常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饱和脂肪酸含量有降低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3 PUFA含量有升高趋势;丙二醛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降低;HSL和FABP4基因mRNA的表达量呈现升高趋势,FAS和SCD基因mRNA的表达量呈降低趋势,这进一步证明了添加胆汁酸可以有效改善蛋鸡肝脏健康。
原文:胆汁酸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肠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云龙
备注:转载只为分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